勇于探索奋发有为 全力推进研究会创新发展
——在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第四届二次理事大会上的报告
2021-02-25
郝昭成
(2010年11月17日)
各位理事、同志们:
现在,我向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第四届二次理事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两年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8年5月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税收工作大局,突出研究,创新工作,和谐建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新思路
1、确立了科学发展理念。近年来,研究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共同认识到,构建创新、活力、和谐三位一体的社团组织,是研究会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研究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不断推进研究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2、提出了科学发展举措。为推进科学发展,总局研究会分别召开了会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学术研究委员会工作会议和各研究会会长及秘书长座谈会议,统一了思想,研究了措施。遵循科学发展思路,及时研究制定了国际税收理论研究四年规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轮子、三条措施”的理论研究新举措,确保打造理论研究“精品工程”。结合创新要求和自身实际,提出了研究会发挥思想库作用及保障措施,使研究会科学发展有了新目标,注入了新动力。
3、落实了科学发展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各研究会多措并举,践行科学发展。进一步突出国际税收理论研究工作主题,集中精力,科学组织,确保了出好出多精品。发挥社团活动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开展多样活动,焕发了组织活力。加强工作协调,强化规范建设,开展争先创优,夯实了和谐建会基础。
(二)理论研究取得新硕果
1、群众性研究深入开展。两年多来,通过精心选题,科学组织,完成了完善税源管理、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中外税收负担比较、跨国税源监控、扩大内需税收政策、提高“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能力、现代服务业税收政策等七个全国群众性理论调研课题,共提交论文249篇。重庆、江苏、湖南、内蒙古、广西、长春,无锡、温州等研究会作为课题牵头单位,积极承办,精心组织,确保了高质量结题。各研究会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自选了大批课题,有针对性、多层面地开展了群众性理论研究活动,努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税收工作。
2、专业性研究作用增大。学术研究委员会设立专业性课题,重点攻关研究。已完成了企业跨境并购与重组税收、企业跨境投资合作税收、现代增值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等四个课题的研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初,及时成立以学术研究委员为主的专题调研组,提出了“关于实施结构性减税的若干政策建议”,研编了“二十个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税收政策简析”,为决策部门及时提供了服务。
3、“品牌”研究创新成功。为了突出国际税收研究特色,建立研究品牌支撑,经研究决定,从2008年开始按年度研编《世界税收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国居民企业对外投资与劳务税收研究报告》,开辟了创新研究的新渠道。在北京、天津、江苏、黑龙江、山西、海南、山东、广西、青岛、深圳等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两个课题组克服困难,积极研究,2008年度《世界税收发展研究报告》已出版发行,2009年度报告即将面世;《中国居民企业对外投资与劳务税收研究报告》历时两年,现已完成,两份报告将于本次会议对外发布。,信息资料库在各分部的支持下,加强国际税收信息资料收集,资料库存已有106个国家较完整的税制资料,达到2309万字。特别是信息资料库为两份报告的研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资料,做好了基础性的工作。
4、专项性研究信誉提升。两年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委托,分别进行了“中外石油公司税负比较”、“中石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两个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由总局研究会牵头,总局机关相关司、中石油公司、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等理事单位参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受总局相关司委托,还完成了“2009—2010年税收形势分析与政策研究”报告,及时提供总局领导参考。不仅探索了为税务机关和企业服务的新路,而且提高了研究会理论研究的信誉度。
5、成果转化明显加强。坚持用理论调研“七阶段流程”规范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各个流程的具体方法,比如将群众性调研课题的综述报告改为综合研究报告,提高了研究质量,为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结合综合研究报告和其他优秀调研成果,共编发《研究要报》36期。其中“关于实施结构性减税的若干政策建议”、“积极推进增值税全面改革”等要报,总局领导给予批示,中央有关部门内刊予以转载。各研究会也加大研究成果转化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如北京研究会“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研报告,被市社科联列为2010年重点学术活动,获得资助;山西研究会“关于改革煤炭资源税的调查报告”,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并作为上报国家发改委方案之一,直接促成了省煤炭资源税税额的调整;厦门研究会承担了市政府委托的“密切闽台经贸合作与税收协调”等重点课题研究,积极提出政策建议,成果直接有效转化。为推动群众性调研活动开展,2009年组织了第六次国际税收成果评选活动,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在第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予以了表彰。
(三)税收宣传实现新拓展
1、扩大了阵地宣传。2008年11月,总局研究会联合北京租赁协会、天津市政府金融办、滨海新区管委会,共同在天津举办了“中国租赁发展研讨会”,通过税企双方面对面研讨,收到良好效果。同时,与中国税务杂志社在厦门共同举办了第二次“经济社会与税收制度发展高层研讨”,提高了宣传层次。2010年4月,总局研究会与中国贸易促进会共同主办了第四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第九分会场研讨活动,以支持企业“走出去”税收政策为主题,开拓了新的税收宣传平台。
2、创新了会员宣传。2010年7月,在福建首次开展了面向企业会员的“企业税收新知活动”,邀请总局机关相关司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专家,以防范企业税收风险为主题进行宣讲和讨论,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政策服务,受到了普遍好评。
3、加强了窗口宣传。近两年,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刊《涉外税务》,在中国税务杂志社的管理下,创新了办刊思路,提升了刊物质量。面向广大读者,不断调整栏目,加强整体策划,组织了一批高质量的专访和政策系列解读稿件,反映良好。2010年9月,召开了编委会会议,调整了编委会人员。10月在南宁召开了由部分研究会秘书长参加的刊物创新发展座谈会,共商创新大计,扩大刊物发行。
4、突出了大事宣传。为迎接新中国60年华诞,由中国税务学会、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出版社共同发起组织了评选新中国60件最具影响力的税收大事活动。各研究会积极踊跃参与,重温了新中国税史,进行了传统教育。
(四)国际交流合作有了新进展
1、发展了国际合作老渠道。两年来,总局研究会与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就双边合作多次进行洽商,达成共识,使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围绕跨国企业并购重组税收、反避税、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等相关问题,在京举办了两次国际研讨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派员与跨国公司代表进行了对话与交流,加深了对我国税收政策的理解。特别是总局国际司参会同志用英语宣讲研讨,受到外方代表的赞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探索了国际合作研究新途径。2010年,总局研究会与北京大学林肯基金会首次开展课题研究合作,积极利用外来资金,进行环境税征管环节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总局研究会牵头,组织江苏、湖北、内蒙古研究会共同参与,在三地开展深入调查,将于明年一季度结题。
3、加强了国际交流活动。2009、2010年,总局研究会两次组团,赴瑞典、丹麦、英国,围绕环境税收进行了重点考察,向国家税务总局上报了考察报告。2008年7月,接待了越南财税代表团,双方开展了税收交流活动。
(五)地方研究会建设迈出新步伐
1、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随着省级研究会的全部建立,大多数省区还在地市一级建立健全了研究会组织,形成工作网络。积极做好换届工作,两年共有北京、吉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宁夏、青海、四川、重庆、成都、宁波、杭州、无锡等17个研究会按期换届,从组织上保证了研究会发展后劲。特别是一些研究会经过换届,健全了机构,明确了发展目标,推进了各项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湖北省地方税务局2009年9月专门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研究会建设,有力支持了研究会发展。
2、进一步活跃了社团工作。各研究会积极围绕中心,搞好群众性的理论调研活动,基本实现了工作有队伍、调研有组织、研究有经费、成果有交流,水平有提高。普遍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各项活动,定期参与税法宣传月和社科联科普宣传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积极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开办网站、办好内刊、组织税收沙龙、税收讲堂、政策宣讲等,为纳税人搞好服务。不少研究会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术交流,非常难能可贵。
3、进一步开展了创先活动。各研究会围绕发展目标和任务,通过全面加强建设,积极争创先进,使建设更加规范、工作更加活跃、基础更加牢固、作用发挥更加突出。北京、辽宁、山东、浙江、广东、宁夏等研究会都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还有不少研究会被当地社科联评为先进,树为榜样。2009年,全国通过自下而上评选活动,共评出先进研究会25家,在第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进行了表彰,推动了全国研究会的整体发展。
两年多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一分为一地看,尚存不足和问题:一是理论研究创新的力度需要加大,课题调查研究的深度需要加强,成果转化的渠道需要拓宽。二是各地研究会发展不够平衡,少数研究会工作起伏较大,尚有个别研究会处于机构不健全、工作无人抓的状态。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改进。
两年多来,第四届研究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认真总结,牢牢把握:一是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自我完善,以实现构建创新、活力、和谐研究会的目标。二是必须坚持立足根本,始终把抓研究作为第一责任,把出精品作为第一使命,以更好地服务于税收工作大局。三是必须坚持社团工作要求,遵循规律,注重特点,丰富活动,以有效发挥作用,赢得工作地位,实现科学发展。
二、本届今后的主要任务
第四届研究会将于2012年5月届满。今后一年多时间,是研究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承上启下,至关重要。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创新理论研究,创新社团活动,创新组治建设,全力推进研究会创新发展。
(一)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1、抓好群众性课题研究。群众性理论调研活动是研究会一项基本任务。各研究会要高度重视,依靠群众,强化措施,提升水平。选题是抓好群众性课题研究的第一环节,科学选题是取得优秀成果的第一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新目标,特别是对税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明确研究方向,选定研究内容,确定研究课题,主动服务大局。总局研究会2011年的全国群众性调研课题,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要求,初步确立五个选题,提交本次会议讨论后,尽快正式下达。各研究会要着眼全局,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确定自选课题,注意与全国群众性课题结合好、统筹好,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为调动群众性课题研究积极性,地方研究会自选课题,带有典型意义的,可以推荐给总局研究会作为全国性调研课题;地方研究会自选课题优秀研究成果可以参加全国优秀论文评选,可以参加全国理论研讨会交流,可以予编发《研究要报》。
2、抓好专业性课题研究。学术研究委员会调研课题是专业性课题,是研究会的拳头产品。总局研究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原规划的“现代增值税国际借鉴研究”、“综合与分类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研究”、“健全地方税收体系研究”和“统一城乡税制研究”四个课题,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税制改革要求,具有前瞻性,要重点研究,争取优秀成果。目前,“现代增值税国际借鉴研究”和“综合与分类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研究”业已完成,要抓紧做好综合研究报告完善定稿工作,尽快上报研究成果。“健全地方税收体系研究”和“统一城乡税制研究”列为2011年两个重点课题,要明确牵头单位,统筹研究力量,尽早开题,充分调研,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3、抓好专项性课题研究。专项性课题包括合作、委托、专题研究等内容。专项性研究是对策性研究,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强,成果转化快的特点。专项性课题研究,要尽早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研究题目,充分准备,积极研究,保质保量完成。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前不久国务院确定了东兴、瑞丽、满洲里三个边境城市口岸为国家开放试验区,新疆喀什、霍尔果斯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给予特殊政策,鼓励加快发展。总局研究会拟统一组织四个省区研究会,开展“口岸特区税收政策研究”专项调研,尽快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二)提高“品牌”研究水平
1、提升报告质量。2008、2009年度《世界税收发展研究报告》已出版发行,受到欢迎和好评。2010年度报告要总结经验,提升质量,增强影响力。质量的重点是在“研究”上下功夫。这个报告分为“世界税制、税收征管、国际合作”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年度述评。“述”是基础,“评”是关键,“评”就是“研究”。通过述评,研究分析世界税制、税收征管、国际合作的新变化、新特点,预判发展的新趋向。《中国居民对外投资与劳务税收研究报告》,刚刚出版发行,相信能够引起重视和欢迎。从这个报告中可以看出“走出去”企业发展的过程、经济与税收的关系、现行税收政策的分析、国际借鉴的比较、防范企业税收风险和完善税收政策的建议。这个报告提升质量的重点,一要及时跟踪分析我国“走出去”企业税收政策实践中的作用和问题;二要及时掌握分析世界各国支持企业“走出去”税收政策的新动向;三要及时提出完善我国支持“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政策建议,使之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2、加强基础工作。两个报告研究的基础是信息资料搜集整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广泛性。总局研究会信息资料库要把为两个报告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实现三个转变:一要由原来收集翻译各国税制为主,转为跟踪更新各国税制改革变化为主;二要由依靠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单一信息渠道,转为多途径、多渠道收集信息;三要由原来简单的收集翻译税收信息资料,转为重点搞好信息资料的分类、加工、升级,实现“物尽其用”,提高使用价值。希望各研究会将可用的信息资料提供给总局研究会,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品牌”研究质量。
3、注重人力保障。人才是提升“品牌”研究质量的核心。目前,两个报告的研编小组,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可以说,有了他们的努力,才有了这两个报告的形成。下步重点:一要留住人才。因工作变动的,希望继续参与研究,相信每一位研编人员对这个“品牌”研究有感情、有热情、更有激情。二要用好人才。每个研编小组都要设组长和副组长;每个研编部分都要设A角、B角,这样,既适应人员变化需要,又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三要增补人才。根据人员变动、工作需要等情况,及时调整人员,有效配置力量,保证报告研究的需要。
(三)有效组织活动
1、突出一个主题。理论研究是研究会的工作主题,调研活动是理论研究的关键活动。因此,要常抓不懈,总结提高。2011年将组织“创新理论研究调研方法研讨”活动,希望各研究会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同时,还将开展笫七次国际税收成果评选活动,检验理论研究水平,推广优秀研究成果。
2、开好两个会议。一是召开全国国际税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研讨两年来的全国性调研课题,交流开展理论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工作创新。二是召开部分研究会会长座谈会,总结交流各地研究会创新发展经验,为换届工作做好准备。
3、开展三项活动。一是继续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共同举办国际税收研讨会,积极发挥这一平台作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参加。二是继续开展第三次“经济社会与税收制度发展高层研讨”活动,总局研究会将与《涉外税务》共同主办,从题目的选定,到活动的组织,都要谋划好、筹划好、组织好,越办越好。希望继续得到地方研究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三是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要实事求是总结先进研究会的经验,编辑成册,全面推广。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开展两年一度的评选“先进研究会”活动。要按照规范化研究会标准,培养树立新典型,重点包括省和地市级研究会,推动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
三、推进创新发展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构建创新、活力、和谐研究会目标,核心是推进创新,目的是科学发展。
(一)创新发展理念
l、认清思想库意义。创新发展理念决定创新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指导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逐步使研究会达到思想库水准,发挥思想库作用,既是创新发展理念,又是创新发展目标。研究会作为专事国际税收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理应发挥思想库作用,这符合研究会的宗旨,体现研究会的社会责任,更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把握思想库要素。思想库即智库、智囊团。在现代社会,学术智慧逐步系统化、专门化、机制化,向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一般称之为思想库。在现代决策体制中,思想库的工作方式,主要是调查、论证、分析、研究;工作产品,主要是政策报告、研究报告;工作任务,主要是推动民间与政府、知识领域与政策领域相互沟通,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研究会要提高认识,定准位置,担当责任,创新工作,真正达到思想库要求。
3、发挥思想库作用。思想库一定要不断产出能够影响公共决策和公共生活的思想、观点、对策。一要加强前瞻性研究。所谓前瞻,就是对未来走向的研判预知。前瞻性研究实质也是储备性政策研究,即针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超前研究,提供可选择的政策建议,更好地把研究产品转化为决策依据。各研究会要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对税制改革的四点要求,积极开展储备性政策研究,为税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二要突出专业特色研究。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税制趋同化,是当今国际大趋势。开展国际税收理论研究,必须聚焦国内税收重大问题,加强国际税收借鉴研究。当代社会的特点是关联度高,网状链接点多。只有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社会结构和税制结构研究税制改革建议,才能讲清、讲透,才能拿准尺度、分寸。三要提升学风建设水平。理论研究要维护学术诚信,加强学风建设。研究要讲道德,“学术无良心是道德的毁灭,政治无道德是社会的毁灭”。要敢于说真话,讲不同意见;反对抄袭剽窃,反对假话空话套话。研究要善调查,深入实际,身临其境,掌握真情实况,看准成绩问题。研究要勤思考,缜密思维,独到见解,把握宏观微观,联系国内国际,使研究成果更具有效性。
(二)创新理论研究
l、创新研究选题。创新选题是成功的一大半。选题创新一要提高“长焦率”,即树立大局意识,长远观点,从前瞻性、导向性入手选题。二要捉高“近焦率”,即贴近税收中心工作,选其重点,发挥专长,围绕为中心服务选题。三要提高“聚焦率”,即围绕各级政府和税务机关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择其要义,分清缓急,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选题。“三焦率”越高,精品率的几率就越大,创新科研成果的成功率就越高。创新选题还要科学筛选,善于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老中见新、常中见特,做到大题小作、小题大做,老题新作,特题特作,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新组织形式。国际税收理论研究需要视角更广、范围更宽,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因此,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不能单打一,要打“组合拳”,充分整合税务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研究力量,聚集人才,优化资源,齐抓共研。研究的组织形式既要有群众性课题研究,又要有学术研究委员会专业性课题研究,还要有委托合作等专项性课题研究。通过整合力量,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3、创新研究方法。方法创新是创新研究成果的途径。要在坚持实施理论研究“七阶段流程”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每个阶段的研究方法。比如调研阶段,除了案头研究、讨论研究之外,还要坚持深入实际,开展实地研究。真正贴近一线情景,增强现场感受,领悟真情实况,启迪建议良策。比如交流阶段,现在通过综合研究报告形式,说明了研究意义、问题症结和具体建议,具有了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做到了吸引人、启发人。但是,还应该扩大交流范围,可请部分税务干部、纳税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扩大参与面、评价面,促进课题研究更深入、更实用。
4、创新研究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是有效转化的前提和保障。要建立完善的研究评价机制,并贯穿于理论研究全过程,保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可行性。重大课题要由税务部门领导、资深专家等组成评价小组,认真审议把关。评选优秀科研成果要继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科学评选标准,坚持质量第一,鼓励积极性、创造性。
(三)创新活动形式
1、立足“三性”创新活动。自主性、社会性和群众性是社团组织的特有属性。创新活动应该围绕“三性”摸规律、找方法。自主性,就是按照社团组织章程规定,自主组织国际税收理论研究等各项活动,想大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大局。社会性,就是发挥社团组织联系广泛的特点,主动吸纳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国际税收研究活动,发挥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群众性,就是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组织开展群众认可的有效活动,发挥社团组织的宣传作用。只要围绕“三性”展开活动,就能抓住活动的“牛鼻子”,创新出丰富多彩的活动。
2、拓展舞台创新活动。研究会组织赋予了活动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一方面要坚持开展实践证明有效的活动,如论坛活动、大讲堂活动、税收沙龙活动、税企交流活动、专项税收政策研讨活动等;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拓展活动舞台,使老活动赋予新内容,创造新形式。如相关研究会选择共性课题合作开展研讨活动;与税务系统、社科联、社会各界合作开展社会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与企业会员单位开展“税收新知”活动等等。凡是有内容、有质量、有效果的创新活动形式,都可以登台演出,扩大宣传。
3、围绕服务创新活动。服务是研究会的宗旨,创新活动必须以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要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税制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搞好选题,积极组织力量,又好又快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税收中心工作服务。要发挥研究会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为“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活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走出去”恰逢其时,步伐加快,亟需“走出去”税收知识的支持。特别是一些“走出去”企业较集中的地方研究会,应该统筹策化,精心组织,把服务活动搞好、搞实、搞活。
(四)创新组织管理
l、坚持以法律会。以法律会的基点是以章程为准绳,要求衡量工作;以制度为遵循,规范行为管理。制度建设是法治的体现,是研究会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围绕创新工作的要求,及时修订完善原有规章制度。要围绕发挥理事作用、加强企业会员活动管理、科学搞好理论调研管理等,建立健全新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纠。
2、坚持和谐建会。所谓和谐,不仅是和气、和悦、和为贵之意,更重要的是和平、合作。这样,才能有共同思想的追求,有步调一致的行动。要实现和谐研究会建会目标,一要讲自和。只有做到自我和谐,才有与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二要讲团结。内部团结紧密,外部协作顺畅,工作才能形成合力。三要讲协商。这是社团组织的重要工作机制,要定期开好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等,以形成民主的议事空气。四要讲合作。作为群众组织,工作要大家干。光靠会长、秘书长干不行,光靠研究会一家干也不行。要努力取得税务机关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形成会员踊跃参与,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研究会发展的良好局面。
3、坚持人才兴会。研究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建设好两支队伍:一是管理人才队伍。会长、秘书长和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尊严感和自豪感,成为支撑研究会发展的人才。二是研究人才队伍。一流研究会需要一流人才,同时也能造就一流人才。要创新机制,发现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依托体制,依靠机制,建设好人才储备库,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同志们,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勇于探索,奋发有为,全力推进研究会创新发展!